铁皮石斛别名:黑节草、云南铁皮、铁皮斗等。

植物识别 茎直立,圆柱形,长9-35厘米,粗2-4毫米,不分枝,具多节;叶二列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。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,具2-3朵花;花苞片干膜质,浅白色,卵形,长5-7毫米,萼片和花瓣黄绿色,近相似,长圆状披针形,唇瓣白色,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,卵状披针形,比萼片稍短,中部反折。蕊柱黄绿色,长约3毫米,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;药帽白色,长卵状三角形,长约2.3毫米,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。花期3-6月。

药材基源:本品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干燥茎。 采集加工:11月至翌年3月采收,除去杂质,剪去部分须根,边加热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,烘干;或切成段,干燥或低温烘干,前者习称“铁皮枫斗”(耳环石斛);后者习称“铁皮石斛”。 生境分布:生于树干或岩石上。现已通过人工组培育苗,大田栽培获得成功,近年在浙江、云南等地已形成较大种植规模。

性味归经:味甘,性微寒;归胃、肾经。 功能主治:具有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的功效。主治热病津伤,口干烦渴,胃阴不足,食少干呕,病后虚热不退,阴虚火旺,骨蒸劳热,目暗不明,筋骨痿软。 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6-12g。 (图片可裁剪,可以去掉“博罗县中草药种植协会”字眼,为尊重知识产权,建议编辑在文末备注:“图片来源:博罗县中草药种植协会”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