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中草药——钩藤
发布时间:2020-11-09 09:06:53
|
木质藤本,常绿,高1~3米。小枝四方形,光滑,变态枝成钩状,成对或单生于叶腋,钩长1~2厘米,向下弯曲。叶对生;纸质,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6~11厘米,宽3~6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或圆形,全缘,上面无毛,下面脉腋有短毛;叶柄长0.8~1.2厘米;托叶2深裂,裂片线状锥尖,长0.6~1.5厘米。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;总花梗长3~5厘米;花萼长约2毫米,下部管状,先端5裂,裂片长不及1毫米:花冠黄色,管状,长约7毫米,先端5裂,裂片近圆形,外面被粉状柔毛,喉部内具短柔毛;雄蕊5,生于花冠管的喉部,花药基部呈耳状,先端尖,花丝极短:子房下位,纺锤形,花柱线形,伸出于花冠管之外,柱头头状。蒴果倒卵状椭圆形,长5~6毫米,疏被柔毛。种子数枚,细小,两端有翅。花期6~7月。果期10~11月。 本品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,长2~3cm,直径0.2~0.5cm。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,光滑无毛,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时可见白色点状皮孔,被黄褐色柔毛。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(不育花序梗),或仅一侧有钩,另一侧为凸起的疤痕;钩略扁或稍圆,先端细尖,基部较阔;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。质坚韧,断面黄棕色,皮部纤维性,髓部黄白色或中空。无臭,味淡。 药材基源: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、大叶钩藤、毛钩藤 、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。 采集加工:秋、冬二季采收,去叶,切段,晒干。 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谷、溪边的疏林下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 性味归经:甘,凉。归肝、心包经。 功能主治:清热平肝,息风定惊。用于头痛眩晕,感冒夹惊,惊痫抽搐,妊娠子痫;高血压。 用法用量:3~12g,入煎剂宜后下。
|
|
来源:本网 责任编辑: 浏览次数:
-
|
|